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劉鳳)“檢察機關都決定刑事不起訴了,是不是就沒事了?”近日,一樁不起訴案件后的檢察意見,清晰地劃出了一條法律紅線—— 非法觸碰“六合彩”,即使不追究刑事責任,也必將面臨嚴厲的行政處罰!
2023年1月,劉某某在網絡上接觸到一個賭博APP,該APP利用“地下六合彩”的開獎信息設置了特碼(賠率1:47.26)和平碼(賠率1:1)等賭博玩法。平臺客服告訴劉某某,介紹他人投注可賺取0.26-2.26 倍的傭金。在利益驅使下,劉某某積極向多人推介該APP,接受他們的投注并上報給平臺客服,以此賺取傭金。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間,他累計接受他人投注金額達18萬余元,贏取賭資31 萬余元,個人非法獲利約5萬元。
2024年10月,公安機關將案件移送至茶陵縣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。經審查,劉某某構成賭博罪,但因犯罪情節輕微,且具有坦白、認罪認罰、退贓、初犯等從輕量刑情節,檢察機關依法對其作出不起訴決定。同時,承辦檢察官意識到其行為的違法本質和社會危害性,其組織、介紹多人參與網絡賭博并接受投注牟利的行為,已違反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》中關于賭博的禁止性規定。
2025年1月,茶陵縣人民檢察院啟動“行刑反向銜接”機制,向公安機關發出《檢察意見書》,建議公安機關依法對劉某某作出行政處罰。2月,公安機關采納意見,依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》,對劉某某作出行政拘留十五日并處罰款2000元的行政處罰。
劉某某的案例敲響了警鐘:“擦邊球”打不得,利用網絡APP、打著“游戲”“競猜”幌子的“地下六合彩”,其賭博本質不變,參與即違法,經營即重罰;“中間商”做不得,介紹他人參賭、接受投注、抽頭漁利,即使不是平臺老板,也是為賭博活動提供關鍵幫助,同樣構成違法甚至犯罪;“不起訴”不等于“免死金牌”,刑事不起訴只是意味著不追究刑事責任,絕不代表行為合法,更不意味著可以逃避行政處罰、民事賠償等其他法律責任。法律對違法行為的追責是多維度的,茶陵縣人民檢察院開啟監督無死角模式,在作出刑事不起訴決定后,通過“行刑反向銜接”發出檢察意見,及時跟進監督,體現了法律追責的完整性和“違法必究”的堅定態度。
在此,檢察官提醒廣大群眾:“地下六合彩”及其相關的賭博活動,如同社會毒瘤,不僅會給個人和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損失,還可能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。不要輕信任何形式的賭博誘惑,無論是直接參與投注,還是為其提供介紹、推廣等幫助,都踩在了法律的雷區。茶陵縣人民檢察院將始終保持對賭博違法犯罪行為的零容忍態度,通過刑事追訴與行政處罰銜接等多種方式,全方位打擊此類違法犯罪。請大家務必敬畏法律、遠離賭博,共同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。
責編:劉惠明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